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后續(xù)叫什么 > 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、法

    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、法

      張斐道:“但是道理是在于德,而非是刑,以德治教化百姓,確實能夠減少違法行為,事實也證明這一點,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,一般都不會輕易違法,因為他有是非對錯的觀念。

      這就是儒家和法家最大的區(qū)別所在,但是有一點我很納悶,要根據(jù)儒家思想走的話,就必須大興教育,人人都讀書人,如今才能夠達到德主刑輔最高境界,但也不知道為什么,儒家中人始終沒有將教育普及到全國,讓人人都讀上書。”

      葉祖恰道:“人人都讀書,這得辦多少學(xué)院,國家哪有這么多錢。”

      張斐笑道:“談錢就俗了,咱儒家先說義,再說錢。”

      王安石聽得呵呵直笑,真不愧是自己人。

      “但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談得主題。”

      張斐回到木板前,在“德主”二字上畫上一個圈圈,“這是關(guān)鍵所在,是不能替代的,德治要沒了,那就成法家了,事實又證明法家是不可行的。

      那么‘刑輔’呢,這是不是不可取代的?”

      大家兀自搖頭。

      “不能嗎?”

      張斐問道。

      蔡京立刻反應(yīng)過來,道:“可以以法制之法取代。”

      張斐問道:“可不可以?”

      大家又紛紛點頭。

      張斐問道:“為什么?”

      葉祖恰回答道:“因為法制之法中亦有刑罰。”

      張斐又問道:“那法制之法能夠取代德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