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27暫停科舉
作為丞相的胡惟庸,在察舉制的加持下,或者說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,讓他成為大明朝堂人際關系的核心。
沒有軍功的人,誰不愿意抱上胡惟庸的大腿啊?
縱然是有些許軍功封爵的人,對風頭正盛的丞相拋出的橄欖枝,會拒絕嗎?
故而胡惟庸的選人標準,自然是影響到了下面推薦人才的標準。
身為領導用不著過多言明,底下有的是想要鉆研的人,給你把事情辦的貼合丞相的心意。
這種人從來不缺!
朱元璋從來都不信任手底下的官員,這批人都是在沒有忠君氛圍的元代成長起來的。
忠君從來都不是他們的核心思想。
縱然是劉伯溫,也是如此,這才是讓朱元璋極為氣惱的事情。
冷靜下來之后,朱元璋發現王布犁也是這種人,他不是忠君,是忠于自己制定的律法。
但又顯得悖論。
大明律是朱元璋制定的,王布犁看起來“忠于”律法,那就等同于忠于他這個皇帝。
“培養?”朱元璋搖搖頭:“此子年歲比你還小,但在待人接物以及行事上,比你強,至少在謹慎方面,伱遠不如他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
朱標暢快大笑起來。
作為大明最穩的皇太子,朱標用不著謹慎。
他也有自信壓制住他的那些優秀弟弟們,縱然是覬覦皇位,也沒有法子。
朱元璋也愿意讓大兒子在朝廷內發展自己的勢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