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章 216我為什么要做百官口中的明君呢?
他只是說了前潮冗官冗吏的事,官僚政治特征之一是做官不做事,重床疊屋,衙門愈多,事情愈辦不好,拿錢的官僚愈多,負責做事的人愈少。
衙門越發(fā)多,越發(fā)龐大,混亂復雜,臃腫不靈。
大明沒有那么多職位可以給吏員提供官職,也不會去養(yǎng)閑人。
當然了自家親戚不叫閑人。
最重要是讓朱標警惕以吏治國的風險,就算朕暫時取消了科舉,可也沒想著讓底下的吏員大規(guī)模的提拔為官員。
否則他費那么大力氣,搞國子監(jiān)做什么呢?
就是為了走全新的官僚系統(tǒng),而不是繼承大元的以吏治國的惡劣手法。
千萬不要因為王布犁是一個吏員出身,他有能力,你就愛屋及烏的親近吏員,這是不對的。
朱標聽著連連點頭,只是把王布犁的觀點說出來了,因為只不過是試點用一下,并沒有想把他們提拔為官員。
朱元璋對于兒子的話也并不怎么放心,畢竟見識過了后世子孫不把祖訓當回事的事件。
想到這里,他便隨口道:“此事咱也不想多說什么,這不過有些吏員的表奏,照習慣是駢驪四六文,咱還是極為唾棄的。”
這是唐宋以來流傳下來的文章格式。
應(yīng)天府周遭縣里的吏員,也有元朝留下來的。
這些人都是潛在的風險。
“咱很不以為然,古人做文章,講道理,說世務(wù),經(jīng)典上的話,都明白好懂,像諸葛亮的《出師表》,又何嘗雕琢、立意寫文章?
可是有感情,有血有肉,到如今讀了還使人感動,懷想他的忠義。
近來的文士,文字雖然艱深,用意卻很淺近,即使寫得和司馬相如、揚雄一樣好,別人不懂,又中什么用?
只要說明白道理,講得通世務(wù)就行,不用浮辭藻飾,那些人就是想要拍你的馬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