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大唐辟珠記 > 96 第 96 章

      96 第 96 章

          二僧本不欲介紹這幅壁畫,但被楊氏父女問到臉上,這少女開口便是懂行之人,只能照實回答:“這是吳觀澄所繪。”

          楊行簡一愣:“畫師也姓吳?是畫圣后人不成?”

          觀云搖搖頭:“觀澄曾經是我們師弟,如今已經還俗,跟他妻子姓氏改姓吳。”

          楊行簡聽聞當年吳道子曾在長安景云寺作《地獄變》圖,因其陰森凄慘的表現力,使觀者腋汗毛聳,長安居民懼怕墜入畫中的地獄,一夜間改成食素,東西兩市屠夫紛紛改行,而景云寺也因此名聲大噪,只可惜天寶之亂時毀于一旦。

          明日就是盂蘭盆節,如果蟾光寺擁有這樣一幅精妙絕倫的目連救母壁畫,必能成為洛陽一絕,為何觀山和觀云不特別介紹?他猜測或許是因為畫師還俗成親,與曾經的師門形同陌路,才不想多提。

          一名年輕僧人急匆匆地走來,合掌朝眾人拜了拜,恭敬地道:“二位師兄,二位檀越,方丈說可以見客了。”

          觀山如釋重負,連忙說:“咱們趕緊去吧。”

          曇林身為大蟾光寺方丈,理應住在寺內的方丈室,但他所在的地方卻獨立于整座建筑群外,一座孤零零的高大殿堂矗立于正北方,僅有一條長長的回廊與本寺聯通。大殿高逾二十丈,風生戶牖,云起梁棟,氣韻莊嚴恢弘。在這樣巍峨的佛教建筑襯托下,世人更顯得微賤渺小。

          殿中匾額上題了三個篆字——歸無常。

          觀山道:“佛祖《大般涅槃經》有云:一切有為法,皆悉歸無常;恩愛和合者,必歸于別離;諸行法如是,不應生憂惱。上師日常便在這歸無常殿中禪定觀想,明心見性。”

          一行人進入回廊,接近大殿時,都聞到了一股隱隱約約的奇怪氣味,在香爐焚燒的檀香掩蓋之下,混著絲絲縷縷惡臭,使人十分不安。

          韋訓聞到這股奇特的味道,皺起眉頭。

          十三郎同樣起疑,悄聲問:“大師兄,佛門凈地,怎么會有尸臭味?”

          韋訓不答,師兄弟兩人提高警惕,一左一右護衛在寶珠身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