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英雄吁天錄 > 第二十八章 仁義道德

      第二十八章 仁義道德

          袁承天一捧挑翻擔架,逼得這袁枚站起身來,眾人都驚呼出聲,自然看出這個丐幫幫主是假冒的。袁承天上前一步,竹玉棒一點制住他穴道,讓他不能逃走,厲聲道:“你究竟是什么人?膽敢假冒袁幫主?背后是誰指使你的,還不從實說來?”這人見不說命在頃刻,剛張口要說,忽地嘴角流血,雙眼一翻,已然氣絕身亡。袁承天覺得詫異,剛要仔細端詳中了什么暗器而亡。不料蕭遲月躍身而至,口中叫道:“好小子,你殺害袁幫主。我要為幫主報仇。”揮手中竹棒,一式“鳳點頭”只點他雙眼,如果點中非傷既瞎,端的歹毒。

          袁承天究竟閱歷有限,沒有防備這蕭遲手施展暗器射殺了假冒幫主之人,這下死無對證,就憑袁承天再怎么說話也無濟于事。蕭遲月心想:小子你跟我斗,你還差的遠,今個兒且看鹿死誰手?

          袁承天也不多說話,手中竹玉棒見招拆招,在海島上袁枚便教他丐幫打狗棒法,所以他一經使開,凡是丐幫中人都識得這少年所使招法確是打狗棒法,那么他適才所說的話也不是信口開河,而是事實。眾人想到此,心中都倒吸口涼氣,心想這執法長老蕭遲月難道是行大逆不道之事,助于令儀篡奪丐幫幫主之位,投靠朝廷以求榮華富貴,這樣一來豈不將丐幫變成了不忠、不仁、不義、不孝的江湖上下三濫幫會,有何面目供奉丐幫幫主歷代牌位,真是可惡之極,沒想到這執法長老蕭遲月利欲熏心,做出天人共憤的事。

          這蕭遲月畢竟受了幫主親傳,很得袁枚器重,以至升任四大長老之首是為執法長老。袁枚怎么也未想到自己深以為意的蕭遲月,卻背叛丐幫做出大逆不道之事。其實也怪不得袁幫主,只因這蕭遲月太會偽裝,事事不露痕跡,連精察細微的袁枚也被他蒙蔽騙了過去,可見此人城府之深,非常人所及。

          三十招己過,袁承天招式已老,不如這蕭遲月招式老辣,咄咄逼人。袁承天心想:看來只有化棒法為劍招。他便一心一意使出昆侖派的絕技《國殤劍法》。這劍法一經使出,劍氣悲涼,仿佛置身于萬千人馬殺敵的沙場,首級滾滾,血流漂杵,讓人心膽俱寒,仿佛身入冰窖,痛人心脾。蕭遲月從來沒有見識過這《國殤劍法》,一時竟無所事從。可是一想到今日非死既傷便又打起十二分精神。場外眾人都驚呼出聲,只因幾次袁承天手中竹玉棒堪堪擊中蕭遲月要害,都似是而非,輕輕劃過,因為袁承天不欲傷其性命,因為一旦蕭遲月死了,那么丐幫中自然有他的黨羽,如果拚殺起來,場面失控,死傷必多,這實非他所愿,當務之急只有先擒住蕭遲月讓他供說受何人指使,這樣才可以平昔丐幫當下群龍無首的亂局,否則不知要死多少丐幫弟子。想此,便將這《國殤劍法》使得一發不可收拾,竟而迫得這堂堂丐幫執法長老連連后退,竟而只有招架之功而無反手之力,場中眾中嘖嘖稱奇,誰也未想到這少年竟身有不世武功。蕭遲月心中著急:今日若是敗北,有何顏面立足丐幫,看來只有魚死網破,誰也別想得到便宜,是以他每每出招總是似是爾非,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,往往竹棒使出一半便折回,又從另一個決無可能的去向揮出,這著實打亂了袁承天原先計劃五十招內見真章,可是蕭遲月這樣耍奸使滑,便不能成功,看來只有真功天見真萆?

          他忽地竹玉棒交于左手,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,一指點出,使出乾坤一指中一式“鶴嘯青天”,一指凌厲無比的劍氣直戳向蕭遲月面門。蕭還月躍身躲避,不料嗤地一聲指上劍氣劃破他衣衫,碎片紛飛中只見一封書信飄落在軒轅臺上,旁人都沒有注意到,袁承天躍身上前,將書信揣入懷中,就連近在眼前的蕭遲月也未覺察。待蕭遲月穩位身形,前胸已爛了一大洞,露出肌膚,很是尷尬。就在這一愣神間,第二指哪個又到,正是“天地玄黃”,不偏不倚正點住他膻中穴,不由得真氣泄漏,軟癱在地不能動彈。

          袁承天躍身而前,竹玉棒架在他脖頸上,說道:“你還不說幕后主使是誰?”蕭遲月轉動眼珠,冷笑道:“沒想到我堂堂丐幫執法長老今日落了個階下囚,真是無能啊無能?”他然后怒視護法長老彭長春和律法長老陸進元,冷哼一聲笑道:“彭長老、陸長老你們兩位忍看本派長老被別派人士欺侮,竟無動于衷,作壁上觀,真是可悲啊可悲!這件事情將來傳到江湖可是貽笑大方,咱們丐幫也不用做人了,就此解散罷。”他似乎說的義憤填膺,仿佛他做的事無可厚非,是件光明磊落的事成了英雄,別人倒成了宵小之輩,這豈不謬哉?

          袁承天見這蕭遲月死不悔改,背叛丐幫還大言炎炎,便心中有氣,剛要說話,不料護法長老彭長春和律法長老陸進元雙雙走來,二人面有怒色,將手中竹棒重重頓了下,冷哼一聲,看著蕭遲月道:“你不用在胡說八道,挑拔離間,我們是有耳朵和眼睛的人,不是聾子和瞎子。你不用盅惑人心。你所行之事早觸犯丐幫第八條幫規:背叛師門,忤逆作亂,殺無赦。蕭遲月現在你已不是執法長老,已不是丐幫中人,今時宣布逐你出丐幫,你是自行了斷,還是要我出手。”

          蕭遲月聽了護法長老彭長春一番言語,已覺無力回天,一時萬念俱灰,緩緩抬起右手掌,便要拍下天靈蓋自行了斷。這時離他不遠處的于令儀也是戰戰兢兢,心想你一死了之倒也無所謂,可是我呢?我還年輕可不想這樣早早死了。一時心中忐忑,仿佛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,不是個滋味,一時倒不知該如何是好?

          忽然軒轅臺下一人躍上高臺,武功高得出乎所有人預料。只見他上了高臺,伸手阻攔住蕭遲月下落手掌,叫道:“蕭兄留得青山在,還怕沒柴燒么?”他左手拎蕭遲月,身子一縱來到于令儀身前,伸出右手抓住于令儀的肩頭,面對彭長春和陸進元長聲道:“青山綠水,后會有期。”他躍上軒轅臺上山峰,展身而去。這一切都是只在旋踵之間,不容旁人插手已去得遠了。彭長春和陸進元待要出手阻攔已是不能。他二人齊聲道:“是英雄好漢道個萬,以后見面咱們好說話。”

          只聽遠遠傳來:“在下摩云手楊契丹”。彭長老聽了心中一驚,這摩云手楊契丹可是京城大內皇帝身邊血滴子中頭一把好手,他怎么會來君山。是了,定是皇帝指派他來,搞亂丐幫,混水揮魚,讓于令儀坐上幫主之位,然后投靠朝廷,讓整個丐幫為嘉慶皇帝效力,這計謀焉也歹毒!如果不是這個少年英雄戳穿他們的陰謀詭計,可真要陷丐幫于萬劫不復地方,還好有他及時止損!

          這時傳功長老陳元龍來到袁承天面前,跪下道:“丐幫幫規,持竹玉棒既奉為本幫幫主,還未請教幫主名諱。”他這舉動著實嚇了袁承天一跳,心想:我可不當你們丐幫什么勞什子幫主。”但是人家問自己名姓不能不答。他伸手將陳元龍拉起,說道:“我叫袁承天,可不是你們的丐幫幫主。在下微末之能,當不入大家法眼,還是你們另選賢能。”

          這時彭長老和陸長老也走來,堅決要袁承天做他們丐幫幫主。袁承天心意己決,說再要相逼便要自毀筋脈,廢去武功。眾人見了也不敢相強,只有作罷。

          袁承天見留下無益,他們自然會處置他們幫中事務,自然不容他人置喙,便拱手作別。待離開君山,到了岳陽城中,找了一家小酒店,胡亂吃了飯,便尋間客房休息。忽然想起蕭遲月身上飄落那封書信。他信手打開,不看則已,一看大吃一驚。這是和碩親王舒爾哈齊寫給蕭遲月的信,信中要求他扶植于令儀成為丐幫幫主之后,便北上京城會同大內血滴子前往邊陲,到邊陲重鎮伊犁,拿皇帝詔旨前往伊犁將軍府,要求伊犁將軍蘇寧杰派兵攜助他們上昆侖派,敕封昆侖掌教為護國掌教,總領西北各派首腦為朝廷所用,如若不然便火焚昆侖一派,便如當年火燒少林寺一般,不為我用便毀了他,也不能讓他將來坐大,成為朝廷心腹之患。袁承天看過后,心中倒吸口涼氣,沒料到朝廷用心如此之狠,還好讓自己得到這封書信,自己可要告訴師父早做打算,以防奸人計謀得逞!

          他在小店中好好休息一晚,次日買了一匹好馬,一路日星兼城。這日到了張家口,張家口地處西北,少數民族雜居,歷來為軍事重要塞口,境內長城蜿蜒曲折,為防外族入侵之屏障。袁承天正趕路間,只見前面幾匹青驄馬,馬上是穿著兵服的軍官,一個個剽悍異常,目露兇光,似乎一時三刻便要殺人,手中揮動馬鞭狠狠抽打坐騎。那馬匹受痛,忽律律長叫,奮開四蹄如風而去。袁承天見他們目露兇光,非是善類,心想:這廝們一定是去干殺人越貨的勾當,被我撞見可不能不管,師父他老人家常常教導我們:日行一善,便是積德,便是無量之功德,眼見惡人行兇不可束手不管,道家子弟從來以天下蒼生為念,從來不以富貴為念,不似別派人士總以榮華富貴為念。所以道家自古便是亂世出山濟民于世,盛世歸隱山林,有濟世為懷之心,囊括宇宙之志。道教為中國本土宗教,自創教以來便以愛國為宗旨,愛國、護民、敬祖、禮神為四大基礎。尤以近代為最,抗日戰爭道士下山衛國,幾無生還!其它宗教概莫能比,鮮有出山抗戰之人。

          只見這干人來到一座高山,便紛紛下馬,將馬牽在隱蔽之處,束馬銜枚以防馬匹驚叫驚動對方。袁承天隱身一塊山石之后,心想倒要看看他們劫殺的是什么人?不一刻從山路羊腸小道過來幾個中年乞丐,身披四袋,分明是丐幫中人。他心想:既是丐幫弟子,自己可不能讓這干官兵得逞,看來自已只有廝機而動,不可打草驚蛇壞了事。

          只見這幾個丐幫中弟子,來到這山的兩山挾持的小道,抬頭但見壁立千仞,陰森森駭人,心中不由一驚,倒收口涼氣。就在這一怔一間,只聽轟隆隆從山巔滾下巨石將后路與前進之路封死。接著一聲呼哨,那幾名軍官手挽長弓,嗖嗖飛箭如簧,向那幾名丐幫弟子射去。那幾名丐幫中人,武功亦是不弱,閃展騰挪之間躲過飛來的長箭,但是終究還是不免中箭之虞,撲撲撲有三個弟子閃動稍微慢了些,便身中羽箭,但覺身上如千萬蟲蟻啃食,說不上的難受,便知不好,中了毒箭,但要拔去又是不能,那樣便創口鮮血真噴,一命唔呼,為今之計只有盤膝打坐,用內功逼出體內毒汁,或可保命。

          山頂清廷軍官哈哈大笑道:“峽谷內那幾名丐幫弟子聽了,不要做無畏反抗,乖乖就擒,只要交出這河北丐幫分舵名冊,便饒你們活命,否則你們死無葬身之地。”谷中受箭傷的丐幫弟子咬住牙關不言語,心中只是想我們豈能向你們鷹爪子低頭,那樣豈不折損丐幫英名。袁承天從山石后走出。那幾名軍官聽得身后響動,回頭見是個少年——袁承天雖師承趙相承,雖是昆侖派弟子,但不出家只是俗家弟子——因為趙相承有他的打算,他覺得袁承天將來前程不可限量,現今天下蒼生受難,自己力有未逮,只有將這扭轉乾坤的眾擔交給他來抗,所以并不要他做道士出家,只是掛名弟子,這也是為他將來的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