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小圣賢莊的出路
聽到張良的回應,衛莊冷笑著輕蔑應道:
“孔丘的徒子徒孫念道了幾百年的仁義道德,倒是把自己祖師爺能周游列國的最大能耐給丟了個一干二凈!”
孔夫子當年能周游列國,傳播儒學,還對著各個諸侯國指手畫腳,靠的是什么?
還不是武德充沛!
他特么可是有三千弟子,雖說只是個虛數,但數量多是個事實。
幾千人的規模,對那個時代來說,都夠諸侯國之間打一場仗了。
等閑自然沒人敢動他,敢惹他。
在春秋戰國這樣的動蕩時代,一個人乃至一個組織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,一定的實力是必不可少的。
和儒家同為顯學的墨家也差不多。
墨翟本就出身儒家,雖然不認同孔夫子的學術思想,但應該很認同他的武德充沛。
所以墨家不僅戰力突出,有機關術這種大殺器,甚至還特意分出了‘墨俠’這一類存在。
當年墨翟之所以能輕松勸退楚國進攻宋國的計劃,可不僅僅只是因為墨家的機關術,墨家本身的戰力也是一大威脅。
幾百年光景過去,墨家武德不改,拋開學術思想不談,僅靠戰力依舊是朝堂江湖上不可忽視的力量。
而儒家,卻早已拋卻了武力,只剩下了嘴皮子的功夫。
雖說大部分儒家弟子仍舊習練武功,卻只當作君子六藝的一部分,權且強身健體罷了。
很難說儒家的變化是對是錯。
失去攻擊性和威脅性的儒家對于統治者而言,顯然是更家容易接納的。
但這也讓儒家變得脆弱不堪,開始過分耍弄自己的嘴皮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