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

          所以,老人溺愛起孩子來,有時候……是真的不講原則,尤其是隔代親的隔代親。

          “好了,力侯,你看緊孩子,別讓他亂跑。”

          秦力點頭:“嗯,我會的。”

          李追遠成功留了下來,他開始觀察這場齋事。

          齋事舉辦地位于該村的一個空壩上,以前是村集體的打谷場,也請了一個規模比較小的白事班子正在忙活著。

          八個身穿道袍的演員正在走著儀式,各個手持法器,嘴里念念有詞,圍繞著供桌轉著圈。

          供桌上擺放著祭品,最中央是牛老太的黑白遺照。

          牌子上寫著牛氏。

          因為老太婚前是抱來的童養媳,沒娘家,也沒有名字,后來村里普查登記時,她就報了夫家的姓氏。

          孝子孝女們跪伏在蒲團上,頭纏白繩,身穿麻衣,臂纏黑紗,一邊哭喪著一邊往面前火盆里丟著紙錢。

          牛福和牛瑞只是干嚎,時不時擦一下眼淚,有動作卻沒情緒。

          小妹牛蓮,則不僅情緒動作皆佳,眼淚跟凍壞了的水龍頭一樣止不住地往外流,還詞句連篇。

          “娘哎,咱爹走得早,是你把我們仨辛苦拉扯大的啊,嘶喲喂!”

          “娘啊,早年頭光景不好,你不舍得多吃一口,全都喂我們嘴里的啊,嘶喲喂!”

          “娘啊,我們仨才剛長大,你還沒來得及享福,怎么就走了吶,嘶喲喂!”

          每句后頭的“嘶喲喂”,是對上一句的內容收尾也是對下一句的情緒鋪陳,更兼顧換氣作用。

          明明是在訴說,卻用起了唱音,大概,這就是國內最早的說唱鼻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