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穿梭機故障,滯留古代當農民 > 第73章 秋來農忙,歡天喜地大豐收

      第73章 秋來農忙,歡天喜地大豐收

          但這個數(shù)字也還是實實在在震撼到了房家洼人。

          往年一畝地兩百斤水稻,年成好,能到兩百五十斤,今年一下子多了近六十斤,可不震撼嗎?

          一畝地多五十斤,開荒地種了十幾畝地水稻,這一下子就六七百斤的糧食啊。

          這年頭,誰敢想這事啊。七百斤稻谷,就是四百多五百斤大米。

          誰家見到五百斤大米不高興到給祖宗燒紙。

          有了這五百斤大米,可就再也不用天天喝稀飯了。

          而且今年縣令大人還免了房家洼的糧稅,這簡直是雙喜臨門。

          各家將稻谷收到家里之后,便開始一起砍麻砍大豆子。

          先把密密麻麻的麻葉用竹竿打掉,然后用鋤頭或者鐵鍬把麻根挖斷,捆成一捆,直接十捆子一排,堆成上下兩排,推到水里漚起來。

          為了防止麻太輕飄在水上,不能完全漚到,挖幾鐵鍬泥巴在麻堆上,將麻全部淹沒到水里,這樣漚個半個月二十來天,就可以剝麻皮了。

          麻砍完漚下去,就是曬大豆,收大豆子。

          今年跟麻套種了一共三十多畝地,大豆有一半十五六畝,加上房前屋后,田埂地頭,一共收了兩千三百斤大豆,合每畝地收一百三十斤豆子。

          劉小冬看著這些豆子,眼睛都在放光,恨不得立馬就把這些豆子磨成豆腐,做成腐乳。

          腐乳作坊里的三個石磨已經(jīng)全部打磨好,就差磨磨的驢了。

          因為開荒地的水稻是各家自己開出來的。

          種豆子和麻的三十多畝地是全村人一起合力開的,所以這麻和豆子原則上應該全村各家平分。

          但考慮到當時開荒的時候有的家人多,有的家人少,老劉頭還是讓石大按各家出力的人頭算。

          石大還沒開始算怎么分這些麻和豆子,村里就有人提議,給房家洼選一個村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