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3章 占有率和擴張
第523章占有率和擴張
這兩年,高票房電影開始層出不窮。
新世紀初,電影票房破千萬可以說就已經非常不錯了,那時候國內華語電影票房榜前十名,都是千萬級的電影,而且很少超過五千萬。
就算偶爾有一兩部,也幾乎是主旋律電影,因為大面積包場也導致其票房數據沒多少價值。
這一世因為劉周的出現,情況稍微好一點,他的前兩部電影票房都超過了五千萬,但也還是千萬級別的電影。
華語電影真正開始起勢,還得是老謀子的《英雄》之后。
這部電影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歷史地位,網友普遍知道的也是公認的,那就是《英雄》拉開了國內商業電影的時代序幕。
很多人可能僅是知道這句話,但并不明白其所代表的意義。
這可不僅是《英雄》之后,后續電影的票房開始大幅提升,進入億元時代,更多的還是帶動整個電影產業向前進步。
電影投資規模、制片流程及標準、后期制作等等都在進步,而國內的院線也同樣是從《英雄》之后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。
所以后續電影的票房越來越高,尤其是大片,如果不撲街的話幾乎都能破億,后來電影開始破三億破四億,票房破億都只算是大片的門檻了。
最后也就是近兩年,電影票房破五億破六億的電影開始出現而且有成為常態的趨勢。
再加上《阿凡達》和《星際穿越》將國內電影市場代入十億票房時代,進一步促進了國內電影市場的繁榮。
這兩年也是院線的高速發展時期,根據某菊公布的官方數據,從2005年到2009年,每年增長的銀幕數量比較穩定,高達五六百快。
而2010年一年,銀幕數量卻暴漲了近兩千塊,從從四千多塊增長到六千多,幾乎每天增長五塊銀幕。
隨著去年華藝、光線以及博納的接連上市,再加上各路資本開始進入影視產業,今年的銀幕數量還將暴漲。
而其中銀幕數量漲得最猛的當屬萬噠院線。
萬噠院線算是最早的民營院線,從2005年就已經成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