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提前態(tài)

          “比如九條老師先在宮本同學身邊,思考如何讓一張試卷延長。然后宮本同學,就不用再自己想象卷子延長的景象。只用將這個九條老師提前構思的概念帶回現(xiàn)實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如果能做到這種事情,應該能證明精神界部分假設是成立的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哦哦!”很多人聽懂后,都是眼前一亮。

          這個問題和解法都足夠巧妙,但細想又順理成章。

          “標準解答。有個專有名詞形容這種做法——創(chuàng)造‘提前態(tài)’。”九條吾郎評價道。

          但他又搖搖頭:“不過理論終究是理論。要創(chuàng)造提前態(tài)的環(huán)境有兩點困難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一是不同人的想象終究有不同之處,特別是對于超能力這種抽象的概念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二是之前也說過,精神界和實在界的空間性不是一一對應的。就算前一個人留在精神界的概念物能利用,能力者的精神房間想成功吞噬它比想象中難得多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老師,只要創(chuàng)造提前態(tài)的人,跟能力者離得足夠近不就行了嗎?”有人詢問。

          “不,請注意考試時千萬不要搞混。精神界和物質界是空間‘掛鉤’的。但不是一一對應的。”九條吾郎糾正道。

          他在黑板上擦掉很多亂七八糟的圖案,只留下精神界的教室這個大致畫面。

          然后在里面畫出很多橫豎彎曲的道,把圖上的教室畫得好像一個迷宮。

          最后敲著黑板說:“物質界在同一教室,精神界也在這間教室,這是掛鉤。但物質界相鄰不代表精神界能很快到達。精神界的空間概念是完全不同的,并不具有連續(xù)性。”

          高田旭暗地里點頭,如果精神界就單純復刻了這間教室,他在精神房間時應該一覽無余。

          然而實際上,他看到的都是些無法理解的景象。甚至距離和前后左右的概念都失去了。

          通過心靈感應的絲線才能逆向定位到,在同一片精神界的其他人。

          “其實有關于這方面的研究。我也聽說過有擅長創(chuàng)造‘提前態(tài)’的行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