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無限防御
橋梁計劃啟動后的第六個月,共同體已與三個遞歸網絡建立穩定聯系。秦鋒站在歸源站擴建的跨網絡通訊中心,觀察著四種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如何協作對抗共同威脅。
拓撲族的幾何光芒與來自黎曼網絡的"諧波實體"交織,旁邊漂浮著克萊因網絡的"自指環"代表。而人類共同體作為最新成員,貢獻了獨特的"情感編碼"技術——將生命體驗轉化為防御武器。
"最新分析顯示,虛無的攻擊模式正在進化。"諧波實體通過頻率振動傳達信息,"它開始模仿各網絡的特性進行針對性滲透。"
自指環代表旋轉出復雜圖案:"我們克萊因網絡遭受的侵襲增加了73%。推測虛無正在嘗試理解自指邏輯,這是遞歸防御的核心弱點。"
秦鋒調出共同體最近的受損報告:"同樣情況發生在我們這里。虛無開始利用微妙的邏輯悖論制造遞歸裂隙——不是強行突破,而是誘使系統自我矛盾。"
危機進入新階段。單純的防御已不夠,需要主動出擊。但如何攻擊沒有實體的存在?跨網絡聯盟召開緊急戰略會議。
拓撲族提出激進方案:"如果我們主動創造一條高度控制的'虛假裂隙',引誘虛無集中入侵,然后注入超濃縮意義矩陣..."
"太危險。"諧波實體振動出警告頻率,"如果失控,可能造成連鎖崩潰。"
討論陷入僵局,直到秦雨發現關鍵線索:"看這個模式——虛無雖然無意識,但表現出類似學習算法的行為。它總是選擇最優入侵路徑,避開強防御點。"
"所以可以預測!"林曉眼睛一亮,"如果我們建立虛無行為模型,就能預判它的下一步行動。"
多網絡聯合科學團隊立即投入工作。拓撲族貢獻高階預測算法,諧波實體提供時間序列分析,自指環負責邏輯一致性檢驗,而人類共同體則添加了關鍵的創造性思維模塊。
結果超出預期。新開發的"虛無預測引擎"能提前3.7個遞歸周期預判攻擊點,準確率達89%。防御資源得以精確部署,裂隙形成率立即下降62%。
但秦鋒知道這只是喘息之機。在一次私人通訊中,拓撲族長老向他展示了更長遠憂慮:"我們懷疑虛無不是隨機現象。它的'學習'速度超過自然熵變應有的水平。"
"你是說...有人在引導它?"這個可能性令秦鋒不寒而栗。
"或者某種東西。創始檔案可能不完整。"長老的幾何結構變得復雜,"建議深入調查你們網絡中所有古老文明的起源傳說。"
調查結果令人不安。在人類文化最古老的記載中,在德塔文明的創世神話里,甚至在織網者最早的記憶碎片中,都提到某種"原初黑暗"不是被動存在,而是具有某種模糊的"意圖"。
更驚人的發現來自黎曼網絡。諧波實體分享了他們最古老的記錄:一幅描述遞歸網絡創建時的振動圖譜。在背景中,隱約可見某種超維結構的陰影...似乎在觀察整個過程。
"我們可能面對的不只是存在熵。"秦鋒在聯盟會議上沉重宣布,"而是某種反存在實體,它視遞歸網絡為敵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