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反復橫跳
江畔何人初見月,江月何時初照人。
北風接著吹。
月亮才不稀得凡人世界的悲喜。多少億年了,也就人類幻想幻想嫦娥和玉兔,哦,還有個砍桂花樹,喝桂花酒的吳剛。趙遠龍拍了拍額角,忍住抓頭皮的手爪。
“鄭小郎考科舉路還遠,明年先考童生試試吧。”
“姐夫,你可有正經的營生幫我舉薦舉薦?”小舅子沒了工作,媳婦這一關過不去。他的毛筆字可丑,沒正經上過私塾。
古代人讀書也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才有機會。窮人家連筆墨紙硯都買不起。哪有什么“窮文富武”。窮就是原罪,失去了所有上升的通道。農民伯伯天天對著大地,辛苦一年收入那幾兩銀子只夠喂飽家里人。
能夠上的起學,要么是家學淵源。比如宋代的歐陽修,范仲淹等等人吧。就算他們沒有族學,也有一個有知識、有遠見的親娘教導。能娶到這樣女子的家庭本身會差嗎?門當戶對可不是現代社會創造的。
隋唐以前世家門閥壟斷上層,隋唐開科舉,窮人就真的能起于布衣之間?別想了。千萬不要低估階級沉重的枷鎖。無數事實證明了鄙視鏈的存在。即便開明如唐代,商賈家庭出身的李白也沒有踏上他所野望的官場。有錢都不一定能辦成的事,憑什么沒錢都能辦得成?
隋唐之后有科舉,想要涉足官場,進入帝國的權力圈子?家里不是地主豪紳也至少得是個富足的自耕農,還得拉扯一下家學淵源,祖上多少代是某某。比照那位大耳賊劉備一句“中山靖王之后”吧,誰想提干誰就懂。所以說占人口總數九成五以上的佃農、貧農可沒有機會。固化的階層觀念就能壓倒人了:龍生龍鳳生鳳,老鼠兒子會打洞。還有一句:挑糞工的最大愿望就是他能有一根金扁擔!這些俚俗話語說盡了人間真相。
最后一個方面。得益于中華文明的千百年沉淀,還有巨大的人口基數,總有一些聰明、睿智的人跳出原來的圈子。這些人進入了上一個階層后,結果也會和早已存在的上層妥協。可能他們多知道些民生的疾苦,在位時為窮人們做出貢獻,歷史永遠記得那些名字。治亂興衰,王朝更迭,統治與被統治者間被必然的社會運行規律左右,陷入一種生死循環。千年以來的封建矛盾無藥可救,無人能解。
四海無閑田,農夫猶餓死。
感謝大唐君王們的開明,留存下士大夫對于真實社會的哀嘆。
最后的最后,為啥說亂世出豪杰?只有大家一起光腳板,在末世里拉低、抹平了上層對于底層的優勢,才會有一批梟雄脫穎而出。還得是我們這中華人口基數足夠大,淘盡英雄人物。一將成名萬骨枯!無數底層人抬舉上來的金光耀眼人物,對農民大起義妥協退讓,出臺些安民利市的政策,就成千古明君了。悲哀的是,這些最后造反成功的人似乎平民只有一位明太祖。這位前朝天選之人,數十年間練成了軍事計謀無雙,馭人于股掌之間,智慧殘暴集諸于一身的本事。最終他才得以登極大寶。
嗨!流芳百世吸引力真要命,要不然亂世中總有這么多人要搶第一名寶座。遠的不說,近的就有一位黑衣宰相姚廣孝的傳說。還是這句話:造反有風險,小命須謹慎。
趙遠龍自顧不暇,哪里有什么介紹給小舅子的美差?有這種好事,還能讓著小舅子?沒看見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造反事業最后一敗涂地?給烏程留下多大的爛攤子。要不順帶著找找包工頭的活,搞些城建項目?戰后重建,想的到的滿地機會一大把。他思忖這個建筑承包商的新事業許久了,也就紙上談兵。小事干脆,大事緩辦。趙遠龍的行動力因事而異,辦與不辦之間反復橫跳。
他順口答應下小舅子的請托,把人送出了四處漏風的破房子。該說不說,自家的房子還沒修。錢吶你這殺人不眨眼的刀!
小舅子回頭看看房子:“姐夫……”
趙遠龍就有點急了:“你走啊!我尋到了來找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