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南北朝,敕勒長歌 > 第150章 千錘萬鑿出深山

      第150章 千錘萬鑿出深山

          翌日

          滹沱河畔的晨霧尚未散盡,酈道元親自帶著十幾名兵士在冰面鑿孔。

          看著幾人將鐵釬插入冰層,老御史突然按住高歡手臂:

          “將軍可曾對《周髀算經》有所了解?算經之中有‘周三徑一’的說法。

          這冰下淤泥的承重,可以按照‘圓出于方,方出于矩’之法推算。如果用這般方法,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?!?br/>
          他手指在冰面虛指勾畫方格:

          “測算好之后,將每個丈許見方的網格中都墜入石權——這是效法大禹治水時‘隨山刊木’的古法?!?br/>
          午時,三千流民按網格方位破冰。

          隨高歡一同來的蘇綽發現每處開挖點都隱約對應星宿方位,不由得好奇道:

          “御史這是何意?天文歷算也能用于治水嗎?”

          酈道元抖開《水經注》草稿,指著“滹沱水”條目,解釋道:“

          昔日光武帝冰渡滹沱,便是在參宿方位找到的承重泥層,我當日對此頗感興趣,所以特意進行了記錄,不曾想現下卻用到了!

          今日我們想要改動河道,便可以依太初歷重定二十八宿基準,倒也可以省去一番力氣。”

          …………

          按照酈道元的指示,古河道清淤至三丈深時,露出了層層疊壓的黑色淤泥。

          酈道元取樣本在陶釜熬煮,最后竟得膠狀物,端詳許久,不由得大喜:

          “此應為積年腐殖所成,遇石灰或許可成天然膠漿!”

          隨行匠人聞言皆是又驚又喜,北地筑城若是想要堅固一向是用糯米灰漿,造價之高堪比銅錢,若是這古河道的黑泥可以用來筑城,加上沃野鎮燒制出來的磚,再想筑起城墻,豈不是方便許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