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僧帝蕭衍的一生 > 第 7章 鐘離霜甲

      第 7章 鐘離霜甲

      仁義營

      的精銳,踩著結(jié)冰的船板登岸,左臂的



      字徽在火光中格外醒目。這些士兵大多來自荊襄寒門,受過《孝經(jīng)》訓(xùn)練,懂得

      臨陣不退,殺賊保民,此刻如虎入羊群,刀劈之處,魏軍的

      北魏

      軍旗紛紛倒地。

      四、冰俑與血花

      寅時(shí)正刻,韋睿登上邵陽洲,眼前的場(chǎng)景令他動(dòng)容:魏軍鎧甲被河水浸透,又在零下低溫中迅速結(jié)冰,無數(shù)士兵凍成冰俑,保持著握刀的姿勢(shì)矗立在船板上。他摸了摸冰甲,發(fā)現(xiàn)里面的魏軍士兵雙目圓睜,臉上還帶著驚恐

      ——

      他們至死都不明白,為何寒冬臘月的淮河會(huì)突然暴漲。都督,元英敗逃!

      斥侯的匯報(bào)帶著狂喜,魏軍棄船而走,自相踐踏死者萬余!

      韋睿望向淮河下游,水面漂著無數(shù)破碎的



      字旗,與燃燒的木筏殘骸交織,像一條流淌的火河。他忽然想起蕭衍在《斷酒肉文》中寫的

      眾生平等,此刻卻不得不親手制造這場(chǎng)殺劫

      ——

      或許這就是

      菩薩心腸,金剛手段

      的真意。

      五、戰(zhàn)后的余韻

      正午時(shí)分,梁軍在鐘離城舉行祝捷儀式。韋睿看著曹景宗將魏軍的

      豹頭幡

      插在城墻上,忽然注意到旗角繡著的拓跋氏圖騰,與蕭衍掌心的



      字紋竟有幾分相似。這或許就是天命吧

      ——

      鮮卑人的鐵蹄終究抵不過漢家的仁義之師。韋護(hù)軍此戰(zhàn),可與赤壁周瑜比肩。

      蕭衍的慰問使到了,帶來的不是金銀賞賜,而是一匣《孝經(jīng)》注疏,朕已命太學(xué)將此戰(zhàn)寫入《軍志》,讓后世知道,我梁軍的勝利,不在兵強(qiáng)馬壯,在民心所向。韋睿撫過注疏上的朱批,蕭衍在

      兵者,國之大事

      旁寫著: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,然祀為安民,戎亦為安民。

      他忽然想起鐘離百姓在戰(zhàn)前冒死為梁軍送糧,想起那些在堤壩上凍裂雙手的士兵,終于明白,蕭衍的



      字旗,早已深深扎根在江淮大地的每一寸土壤。

      六、霜甲中的伏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