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3章 溫侯(二)
呂布自泰平四年殺入南陽之后,縱橫荊北三郡,斬將奪關,無人能夠抵擋他飛熊軍的沖擊。
當然,呂布也非常聰明,沒有去攻取大城市。
畢竟不是當年血氣方剛的年紀,經歷過許多挫折之后,呂布已經學會了審時度勢,量力而行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昔日的北地惡虎,也就變得更加厲害,至少在荊州無人能抵擋。
只取集鎮,襲掠荊州的小股兵馬,斬殺斥候,斷劫糧隊。
呂布本就擅長于騎戰,如今又融入了流寇的戰法,打一槍換一個地方,和荊州軍稍沾即走。
所以,荊州軍的將領對此也非常頭痛,卻又無能為力。
闇部斥候遍天下,董俷自然是有辦法和呂布聯絡。不過,董俷也清楚呂布的性情。放回山的老虎,怎么可能再蟄伏呢?呂布若來長安,就必須要放棄兵權,這一點董俷不說,呂布也能清楚。
董冀掌控督察院,和王買是搭檔,自然有辦法和呂布聯系。
但董俷也可以肯定,呂布絕不會來長安。這是個顧家的男人,骨子里卻流淌著好戰的熱血。
讓呂布在長安做個富家翁,只怕比殺了他都難過吧……
******
泰平五年三月,春閨放榜,提點出一千六百多名進士,入長安秋試。
其中,有三成來自外地的生徒,剩下的全都是自三學畢業的國子。對于這樣的一個結果,所有應試的人,或者會有些失落,卻沒什么話好說。長安科舉,自然是要依照著董俷設定的模式來進行考核。生徒之中或有文才出眾者,可是比起三學有針對的培養而言,大有不如。
但是,經此一試,也讓更多的生徒,感到了一絲希望。
年紀小的人,開始考慮入三學之中求學。畢竟,入三學只需經過考試,不需要任何的手續。
長安承明殿中,石韜笑呵呵的說:“此次春閨,雖然只有一千六百人通過了科考,但是在另一方面,卻為我們吸引了大批來自關東的生徒。按照曾次大人《三學紀要》中所說,第一次科舉,未必會有太大的成果,但是卻能夠是我們三學國子的質量和數量,獲得極大提高。”
董俷端坐主位之上,卻沒有說話。
曾次,就是黃劭。這個當年在黃巾之亂時跟隨自己的老臣子,已經故去了多年。他沒有大本事,但是卻能靜下心來,琢磨出《三學紀要》這樣的恢宏巨著。一輩子也沒有流傳什么詩詞典章,但是對后世的影響,怕是誰也無法比擬。如今,春閨結束,董俷更加懷念黃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