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 問難
儒生也吃了一驚,心道原來還能這么解釋!
這題目本是他用來刁難人的,連他自已都不知道答案,沒想到這小公子居然給答出來了!還答得有理有據,瑯琊王氏,家學果然不俗啊!
儒生立即收起小覷之心,嚴肅問道:“《春秋》記載諸侯自行遷都者有幾處?”
王揚閉目心算起來,學子們也開始低聲議論題目。
儒生等了一會兒,冷笑道:“想不出來就回去吧。我荊州郡學,不是任何人都能進的。”
黑漢道:“我家公子尚未作答,你怎知他想不出來?”
“難道他想到天黑,我也要等到天黑?”
黑漢見王揚閉目不語,擔心他被難住,便說:“由你出題本來就不公平!你是事先準備好的題目!可我家公子要現想!要是讓我家公子出題,保管你一題也答不出上來!”
儒生沒有反駁這點:“我若是上門拜訪他,也可由他出題,可現在——”
“七處。”王揚睜眼道。
儒生一驚,追問道:“哪七處?”
王揚笑道:“這是第三道題?”
“自然不是,問有幾處就是要你說明有哪幾處,萬一你要是蒙的——”
王揚沒等他說完便回答道:“邢國遷夷儀,衛國遷帝丘,蔡國遷州來,許國先遷葉,再遷夷,三遷白羽,四遷容城。”
儒生眼中劃過驚駭之色,眾學子盡皆息聲!
儒生重整旗鼓,又問道:“《左傳》記晉國遷新田,楚國先遷邾,再遷繹,這三條《春秋》為什么不記?”
學問之道,向來都是“說有容易說無難”,說一個東西為什么有簡單,但要說為什么沒有就很難。
問為什么《春秋》不記,不管是回答說“《春秋》可能是忘了記”,還是以“事繁不能盡記”為辭,都是屬于個人臆測的范疇,當然做不得準。所以儒生才選用這道疑難問題壓軸,誓要將王揚徹底攔在郡學之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