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1929年

          第130章1929年

          時間匆匆,轉眼來到1929年。

          在東方報社的一間房子里,陳光良身后跟著三十多名記者,他們正在接受培訓。

          “這間房子里,有四部電話,是專門接受新聞投稿、新聞線索的專線,我們的記者要二十四小時待命。因為,往往在黑夜,社會最陰暗的一面才會出現——暴力、澀情、犯罪,我們作為記者,有必要撕開月色的粉飾.人們最關心的話題,永遠少不了這些。”

          此時,他正在傳授這些記者——為了新聞應該不擇手段。

          當然,記者拿到新聞是一方面,登報與否則需要編輯團隊來確定,對于一些敏感的事情,報社自然也是要衡量利與弊的。

          至少有直接關于‘三大流氓’的直接黑料,還是不要登報的好;但如果是青幫的犯罪現場,一樣照登無誤,只不過不要講‘青幫’,以‘黑幫’替代即可。

          一名記者詢問道:“陳經理,人怎么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時待命?”

          陳光良大方的笑道:“看你也就20多歲,財務上實現了自由了沒有?”

          記者又問:“何為財務自由?”

          陳光良答:“那就是不會為錢而煩惱”

          記者答:“那我們當然沒有實現財務自由”

          陳光良便開始畫餅起來,說道:“既然如此,我們正值年輕,何不去為這個目標而努力。二十四小時待命又如何,倘若你們練就一身‘記者之王’的本領,那財富自然就會滾滾而來。記者,是靠新聞吃飯,但新聞不會主動送到你們的面前。我來舉個例子,我知道某位女明星,她十六歲就跟少爺私奔,如今她成為大明星,而這個少爺卻被掃地出門,你們想想,這里面有多少新聞可挖掘,有多少新聞可以炮制,市民看到這樣的新聞,豈有不多看兩眼的心思。”

          居然有記者說道:“挖人隱私,豈不是有違道德?”

          陳光良直接說道:“你如果要道德,當我今天沒說;但你們如果要前程、要財富自由,那先把道德拋一邊,去努力揭開這個世界的真相吧!這才是記者該做的事情!”

          絕大部分記者都聽進去了,而且都聽得熱血沸騰!

          極少部分人,遲早會想通的。

          他們都是滬市及周邊的本地記者,擔當著《東方日報》新聞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