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良拍《刷車》的目的是什么? 拿獎! 看《刷車》的都是什么人? 各大電影節的評委! 他們要么是導演,要么是演員、編劇等等之類的電影從業人員。 反正不是什么普通人。 從業者看電影的眼光和普通人不太一樣,普通人看到一比一畫幅只會覺得怪異,觀影體驗差。 評委們當然也有類似的觀感,但他們會立刻思考,導演為什么要用這種拍攝手法? 有沒有什么特殊意義? 當刷車工兩次開門,畫幅從‘1比1’變成‘比1’的那一刻,大部分評委多半會拍案叫絕。 再不濟,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有了這種效果,在最后的評獎投票階段,《刷車》突圍成功的幾率,猛地提高好幾成! 而這,也是老穆、老何寧愿浪費人情也要助力沈良的原因。 甭管最后沖戛納、威尼斯能不能成功,就憑借畫幅變化這一點,日后走出門,他們的腰桿子都能硬氣幾分。 萬一真拿了大獎,收獲贊譽。 那是什么? 成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