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謝謝。” 接過象征著最佳影片的金熊,沈良挪動幾步,站到了發言臺面前,望著臺下來自全球的上千位同行、記者們。 即使沈良不停地告誡自己要淡定,淡定,嘴角還是止不住地向后咧開。 深吸一口氣后,沈良手握金熊道。 “就在一個小時前,顧常偉導演說道,電影是夢想的鏡子,我和顧常偉導演一樣,也是畢業于北電攝影系。” “他是78級,我是97級。” “借用他的這句話,我想說,電影也是一面照見現實,照見時代的鏡子。” “《寄生蟲》雖然講述的是韓國故事,但貧與富的對立,卻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。” “就像電影里的故事那樣,電影也不再被語言和地域分割,而是連接人類心靈的橋梁。” “一個華夏人,拍攝韓國故事,最終在柏林拿了獎,并且得到世界各地電影同行的認可,我想,這既是最好的證明,也是最高的贊譽。” “感謝《寄生蟲》劇組的所有人員!” “感謝評審團的評委們。” “感謝柏林影展組委會。” “感謝這個開放、包容,生機勃勃的時代!” “謝謝!”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