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肉麻的吹捧
第232章肉麻的吹捧
就在沈良斬獲金熊之際,一篇評論文章迅速成為天涯論壇的熱帖。
發帖人的id叫luchuan001。
版主實名認證,寫這篇貼子的人就是去年拿到金馬獎最佳影片的路釧。
作為國內小有名氣的六代導演,還拿過金馬獎,路釧的名頭遠比一般的影評人要大得多。
從昨天發布開始,貼子一直掛在首頁。
今天凌晨,沈良擒熊成功的消息傳回國內,那些夜貓子,紛紛涌入這篇貼文下方。
【記柏林之行】
柏林的冬天總是裹著一層灰蒙蒙的濾鏡,但在《寄生蟲》的放映廳里,沈良的鏡頭卻灼出了一道刺眼的光。
身為同行,我曾以為自己對現實題材的冷峻剖析已算深刻,直到在動物園宮影院看完這部電影,這才驚覺。
原來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不是一句空話。
沈良是一個特別擅長埋線的導演。
那些看似尋常的鏡頭,實際卻是是精心編織的伏筆、暗喻。
地下室防盜窗的線條切割著畫面,將前景的破舊襪子與后景的窄街割裂成兩個世界。
這不是簡單的環境交代,而是用構圖完成的階級審視。
當金基宇捧著手機在逼仄空間里尋找信號時,鏡頭隨著他的移動掃過層層門框,那些豎直的線條像一道道無形的柵欄,將底層生活困成了一座座牢籠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囚牢。
這種對空間政治學的視覺化表達,比任何臺詞都更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