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 學問
看到隨著朱旭擦完嘴,袁雨順手遞過去了他的單把水杯,徐容的眉頭輕輕皺了下,等會兒還得去采購點茶碗。
朱旭抿了口茶水,擰上了蓋子,沒回頭,就那么將茶杯遞給了一旁的袁雨,道:“咱們總說體驗生活、體驗生活,今天整組人全都搬到這來,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,體驗什么呀?因為咱們這,根本沒有可觀察的人、事兒?!?br/>
老爺子視線流轉,看向低著頭的苗池,道:“小苗,談談你的看法?!?br/>
此時,隨著老爺子的話題展開,一雙雙筷子才落到了飯桌上。
苗池見一桌子上都瞧著自己,猶豫了好一會兒,才道:“我覺得體驗生活,應該是尋找某個特定的人,去觀察他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,模仿他的一舉一動,因為一旦觀察的對象和要塑造的角色有所偏差,兩者的行為就會有所不同,比方說孩子放學,哪怕是一對雙胞胎,可是因為父母的偏愛導致其性格差異,一個放學了可能會蹦蹦跳跳,而另一個則有可能安靜、沉穩慢慢走出校門?!?br/>
朱旭并沒有點評,轉過頭,看向老資格的蘭法慶,道:“法慶,你談談你的想法。”
國字臉的蘭法慶沉吟了一會兒,道:“我不太同意小苗的說法,尋找特定的人,怎么尋找?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,也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特定的人,我覺得應該深入某一個群體當中,尋找他們的共性,提取出他們行為的一致規律,比方說演一個白領,一大早的站在地鐵上,要做的第一件事兒,就是得先掏出手機,低下腦袋?!?br/>
隨著朱旭的視線劃過,在坐的李可龍、章福元都點頭道:“我贊成法慶的說法?!?br/>
“我也是這么認為。”
“.”
等朱旭視線落到自己身上,徐容想了一會兒,打好了腹稿,才道:“我也不確定自己說的對不對,要是不對,也請各位老師指出來。”
眾人一聽,心下頗為詫異,因為徐容是在坐的除了兩位老爺子之外,唯一的一位學者型演員。
“我認為,體驗生活的核心,不是觀察、模仿某個特定的人,也不是觀察、模仿某個特定的群體,而是了解這個特定群體的成長、生存環境、思維的共性,通過這些,再去對照人物,給人物組織合理的價值觀、思維,就以蘭法慶老師剛才說的例子說吧,一個白領,上了地鐵、公交,就低頭玩手機,為什么呢?”徐容視線掃過眾人,問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。
“首先,我會推測,他的通勤路程還有一定的距離,由此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斷定他的基本生活情況,也就是說,他的交通方式、玩手機,都可以證明,他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白領,這是他當下的生存環境。”
“其次,他低頭玩手機,證明他腦子里沒有事兒,習慣了這樣熟悉且按部就班的生活,而且暫時的,沒有什么事兒讓他擠出時間去思考、決斷,也就可以推斷,昨天晚上甚至最近幾天晚上,下了班之后,他幾乎虛度了半晚上的時間?!?br/>
“那么這個群體的畫像基本就可以這樣描繪,早上,在鬧鐘響了幾次之后,起床,迅速刷牙洗臉,快速走到公交站、地鐵站,到了公司附近,順帶著買些早餐,匆匆將就一頓,而后,打卡上班,渾渾噩噩一天,拖著疲憊的身軀,要么開始了夜生活,喝酒、蹦迪、玩游戲,要么躺在床上,玩手機直至深夜,等發現一天過去,心中稍微的有那么點后悔,可是習慣了之后也就理所當然,而后入睡。”
“那么這么樣的一種生活狀態,也就可以推斷這類人的心理狀態,安逸、平淡,目標性、計劃性不強,那么再往里深究,其中還有一些區別,比方說,有的人名校畢業,有的人中專畢業,另外,有的人家庭條件比較優渥,有的人出身比較一般,但是最終,他們都變成了同一種的模樣,也就是說他們有某種共同的經歷,比如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