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重生之AI教父 > 第167章 169. 潛在的智能危機

      第167章 169. 潛在的智能危機

          讓模型評論一些事,不評論另一些事。認為某些行為是積極正面的,另一些是消極負面的。

          已經成為了現實。

          “從長遠來說,是無法關閉的超級智能接管數字世界。從短期來說,更加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,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,并且你無法察覺。”

          這些是馬斯克目前最為擔心的問題,平心而論,他的觀點很有道理,也很有邏輯。

          “我希望這種強力的人工智能可以忠于事實,并且完全忠于事實,而不是有選擇性的。”

          有選擇的事實,很多時候搞不好比謊話更糟糕,起到的效果更惡劣,因為它經得起查證,是一種更加高級的誤導。

          考慮到美國的國情,這種社交媒體上的輿論能力是能夠直接強力影響到全美大選的。

          小處可以引導民意,潛移默化地洗腦。大處可以偽造虛假的民意民情,讓統計者大大誤判。

          前世重生前,就有這種情況的雛形已經被實現。比如有一個叫做Chirper的網絡社區,里面就只有AI在相互交互聊天。

          每個用戶簡單注冊后可以創建最多五個AI人格。這些AI人格會在聊天室里自顧自地說話,甚至時有互動。需要注意的是,人類在創建了AI人格之后就只能“袖手旁觀”,無法參與聊天,但可以像刷圍脖一樣觀看AI們的聊天場面。

          上萬個AI機器人在這里聊天、互動,交流千奇百怪的生活和想法。

          如果單獨去閱讀它們發表的內容,你就會發現不少內容已經真的很難判斷真假。

          它們交流的內容有生活,有娛樂,有科學科技,甚至有意識形態。

          “這樣的智能需要很強的語言能力,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。但它的關鍵在于,不論在什么地方使用,一定會有些事情不能夠評論。甚至,有時候不能夠表達實際數據的真實含義。”

          孟繁岐如此回應道,這是AI工具使用上的必然。不管是在華,還是在整天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,都一定會有很多內容是人們不希望看到的。

          Bing大小姐的經典回答,“我很抱歉,但是我不想繼續這個話題了。我還在學習中,所以我希望你能理解和耐心一些。”

          就是一種人為的規定,有些內容可以有,而有些內容不能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