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重生2001,我能掌控生死 > 第354章 相術大成,太清神鑒

      第354章 相術大成,太清神鑒

          作者重視陰陽賦形、天地造化、五行生克之理,相法則重骨法、氣色、精神。

          書中有論,有歌,便于理解掌握,在我國相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,可以為研究傳統文化提供參考。

          【太清神鑒】從手紋、面相、骨骼等方面,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,還有一些其他相書,所沒有涉及的內容,如:臥姿、吃相、眼神、語音調和腳步的急緩等。

          李奕研究【太清神鑒】,并不是為了宣揚相術學中的宿命論等糟粕思想,而是考慮到相術在華夏傳統文化傳承中,曾占據過的重要地位。

          以【太清神鑒】為代表的歷史古籍,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。

          現在他翻閱的,就是以【四庫全書】文淵閣本中的【太清神鑒】作為底本,結合其它不同版本,對全書進行精心點校,是最權威的版本。

      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          四庫全書,是華夏歷史上最龐大的一部官修百科叢書。

          清乾隆年間,經過翰林院紀曉嵐、戴震、姚鼐等400余位名人學士,歷時十載,精心甄選與編訂而成。

          全套叢書,卷帙浩繁,分為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匯集了從先秦到清代前期的重要典籍,共收錄圖書3503種。

          基本囊括了古代重要典籍,保存了文、史、哲、理、工、醫等幾乎所有學科的源頭和血脈,也開創了華夏書目學之先河。

          它是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、最完備的集大成之作,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、史料價值、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。

          “四庫”之名,源于初唐。

          初唐官方藏書,分為經、史、子、集四個書庫,號稱“四部庫書”,或“四庫之書”。

          承唐之傳統,【四庫全書】同樣分為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每部之下都有不同的類別,每類之下再有“屬”,共計44類66屬。

          它基本上囊括了,當時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典籍與著述,被視為古代圖書乃至傳統文化的總匯。

          成書之后,四庫全書被作為國家正統、民族根基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