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一個統治者上位時,都要推到上任統治者的一些做法論斷。 為的就是削弱他的權威,從而鞏固自身的統治。 最典型的就是孫權上位,做了大量的“去孫策化”。 這是這個時代的特色,不可不嘗。 袁尚乾綱獨斷,撤去了魏縣的重圍,率軍趕去繁陽。 果見著繁陽守軍盡數退去,遂下令全軍趕去追擊李翊軍。 古代追擊撤退的敵軍是很常見的行為。 別說撤軍了,其實在很多時候,正常的行軍都是不會披戴鎧甲的。 因為行軍是非常辛苦的,你讓士兵披著鎧甲行軍,保管給你累死在半路上。 這也是為什么,很多人都喜歡去追擊別人撤軍的部隊。 像曹操滎陽之戰時,被徐榮暴打。 曹操作為追擊方,他反而是沒有披戴鎧甲的那一位。 等遇著徐榮后,臨時叫人披戴好鎧甲。 但徐榮作為老兵油子,早就準備好了。 直接打了菜鳥曹操一個措手不及,幾乎全軍覆沒。 袁尚篤定李翊不可能率大軍撤退,還披鎧甲斗具,這才敢整軍去追。 時李翊領兵撤去了繁陽的重圍,并屢行承諾,退避三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