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屬實是可恨!可怒!” 真正令劉表感到憤怒的,不是孫氏在此時攻打他的小弟。 而是河南方面對孫氏的姑息縱容! 自己畢竟與孫氏有殺父之仇,兩家關系本就不可能緩和。 真要開戰,劉表也就認了。 但據劉表探聽到的消息,朝廷先封了孫策為吳侯,使之合法據有了吳土。 又將柴桑之地,封給孫氏。 柴桑連接荊、揚二州,河南這不擺明了是讓孫氏來攻他的荊州嗎? 劉表也是后知后覺,發現自己又被徐州給擺了一道。 當初李翊負責談判磋商,同意讓廬江獨立出去,從而間接成為荊州附庸。但李翊卻并未對當時的潛在威脅孫氏做出明確要求。 劉表自己也低估了孫氏的力量,先是孫策攻破江夏,將當中財物劫掠一空。 后雖為刺客所殺,然孫氏卻借著這場大勝,實力極速壯大。 儼然成為了劉表東面的一大強敵。 劉表這才驚訝的發現,他兜兜轉轉,左右逢源。 努力為荊州營造的外交環境,竟不知不覺間樹敵越來越多。 首先是西邊的益州劉璋, 早在興平元年,劉焉死時,劉璋繼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