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子劉協,會同文武百官,一齊出城,送別大軍出發。 大家都知道此戰意味著什么,即使是朝廷中樞也得把牌面拉滿。 李翊親提四萬大軍北上。 這其中還包括了公孫續的幽州騎、呂布的并州騎、張繡的涼州騎。 三類騎兵,剛好是漢末戰力最強的兵團。 饒是如此,李翊也沒打算用這支騎兵來跟袁紹的騎兵部隊硬碰硬。 他依然是采取原來的作戰計劃,先殲滅袁紹的騎兵部隊。 然后便是我軍騎兵大顯神威的時候。 一旦袁紹沒了騎兵作掩護,又沒有足夠的遠程火力壓制騎兵沖鋒。 那么縱使袁紹有十萬大軍,呂布等騎兵也能輕易撕開他們的防線。 決戰地點,李翊選擇了黃河邊。 因為此戰的戰略目標很明確,就是殲滅袁紹的主力部隊。 袁紹為了殊死一搏,幾乎是釜底抽薪,動員了河北剩下的兵員極限。 再多征調,就會激起大量民變了。 因為兵馬多的壞處,就是用到的民夫也多。 算上后勤民夫,說袁紹動用了四十萬大軍也不算吹牛了。 李翊引軍一路向北,直往鄄城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