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白燈怨魂
“村里人嚇破了膽,叮囑老老少少:‘那燈籠碰不得,是鬼東西!’可我心里癢癢,總覺得這事兒沒那么簡單。第三年,我下定決心,要自己去撈一回,看看這鬼燈籠到底藏著啥秘密。”
“中元節那天晚上,河邊風涼得刺骨,月亮藏在云里,只漏出點昏黃的光。我站在岸邊,手心冒汗,心里七上八下的。燈籠一盞盞漂下去,紅紅綠綠映著水面,像在跳舞。忽然,白燈籠又來了,逆著水流,穩穩當當地往上游。”
“我咬咬牙,脫了鞋,趟進河里。水冷得像刀子割肉,河底的石頭硌得腳疼。我盯著那盞燈籠,伸出手,抓住了繩子。那一刻,一股寒氣順著手指鉆進骨頭縫里,冷得我牙關打顫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后面更精彩!
“我硬著頭皮把燈籠撈上來,上了岸,蹲在地上喘氣。借著微弱的月光,我仔細瞅那燈籠。紙薄得透光,摸上去滑膩膩的,像活物的皮。我心里一驚,湊近了看,燈籠紙上隱隱有紋路,像人的皮膚,甚至還有細小的毛孔。”
“我腦子里轟的一聲,手一松,燈籠掉在地上。我愣愣地盯著它,心跳得像擂鼓。這紙……這紙是人皮做的!”
“我嚇得魂兒都飛了,趕緊把燈籠踢到一邊,跌跌撞撞跑回家。關上門,我靠著墻喘氣,滿腦子都是那滑膩的觸感。忽然,我想起了村里的老話,說是多年前,有個女子冤死在河里,她的魂兒化成了燈籠,每年中元節回來找仇人。”
“第二天,我去找村里最老的李大爺,想問問這傳說是真是假。他拄著拐杖,坐在院子里曬太陽,見我來了,瞇著眼問:‘鎮海啊,咋臉色這么差?撞邪了?’”
“我把燈籠的事兒一五一十說了,李大爺聽完,嘆了口氣,慢悠悠地說:‘唉,這事兒啊,得從翠兒說起。’”
“‘翠兒是村里的丫頭,長得俊,性子也好,嫁給了張大戶。可張大戶是個混賬,喝酒賭博不說,還常打翠兒。有一年,翠兒勸他收手,他發了瘋,把翠兒掐死,扔進了河里。官府來查,沒證據,就不了了之。’”
“‘翠兒的娘哭瞎了眼,給她辦了葬禮。可打那以后,每年中元節,河里就多出個白燈籠,逆流而上,誰撈誰倒霉。’”
“我聽完,腦子里亂成一團,問:‘李大爺,您是說,這燈籠是翠兒的魂兒變的?’”
“李大爺點點頭:‘八九不離十。她死得冤,魂兒不散,怕是要找張大戶報仇。’”
“我心里一震,決定查個明白。下一年中元節,我不撈燈籠了,打算跟著它,看它到底要去哪兒。”
“那天晚上,我叫上幾個膽大的伙計,一起在河邊等著。燈籠漂滿河面,五顏六色,像節日的彩帶。白燈籠一出現,我就盯緊了,沿著河岸跟著它走。”
“走了半里多路,燈籠停了,停在一棟破屋子前。那屋子是張大戶的老宅,他早就搬走了,屋里荒得連耗子都不住。我推開門,里頭黑咕隆咚,霉味嗆鼻子。我點起火把,照了照,灰塵厚得能埋腳。”
“角落里有個舊箱子,我走過去,掀開蓋子,里頭全是女人的衣裳和首飾,顏色都褪了。我剛伸手摸了摸,一陣冷風吹過,火把晃了晃,箱子里的東西動了起來,像有啥在拽。”